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什么都放嘴里吃,制止也没用,学学这两个方法吧

大J 大J小D 2019-05-01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,一起科学育儿


今天文章有录音哦~


给他玩具根本不玩,就是放嘴里啃,连绘本都是拿来啃;

现在会爬了,地上看到什么都要往嘴里放,爬哪吃到哪;


这是很多父母们的一个困扰,而且常常我们制止,孩子偏要啃,越制止,越要啃,搞得大家都精疲力尽。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下,怎样可以帮助孩子安全顺利度过口腔敏感期。



一份理解


孩子是通过感官来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的,年纪小的孩子嘴巴和舌头是最敏感的,而身体的其他器官还在发育中。我们试想一下,当他无法很好控制自己的头部肩膀,当他的视力还是模糊的,触觉还是迟钝的,那自然,口腔就成了他最重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途径。


因此,在看待这个问题上,我们需要有一份理解的心,不要简单粗暴地去制止。我们要知道,他们那么锲而不舍地在啃东西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他们旺盛学习热情的体现。


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吃积木,但对于孩子来说,这是他们用有限的感官在了解,这是什么?它多大?硬的还是软的?“学习”并不只是认字数数,学龄前孩子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认识自己、认识周围环境、认识世界。


基于理解的基础上,我们接下来就要分两步走。


第一步:安全环境,尽兴探索


过了一岁后,孩子的自主意识就在慢慢萌芽,这时的他们一直在寻找“权利”和“掌控感”,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,你不让,我偏要!这一点对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,越说不许吃,越要吃,结果就变成了“人盯人”战术。


而这个阶段的孩子,又有个显著特点,就是喜欢得到关注,于是“人盯人”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关注,又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什么都放嘴里吃,来持续获得关注。


因此,分两步走的第一步,就是既然知道“制止”是徒劳,不妨提前做个把控,选择高品质的玩具、绘本。虽然它们不是咬胶,但至少我们可以安心,即使啃了也没多大问题。这样,我们就不会无时无刻对着孩子说,“不要吃,不许吃”。


如果下图这些碗碟你是不允许孩子探索的,与其在孩子开始玩了不停说“不可以”,不如提前装上安全锁,让孩子没有接触的机会。我们的家也是孩子的家,让他们安全尽兴探索,这是他们学习的方式之一。



当我们给予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权利后,孩子也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我们。再配合第二步,孩子慢慢自己就会淡化什么都放嘴里吃的行为了。


第二步:全面发展,增强探索本领


“因为嘴巴最敏感,所以我就用嘴巴探索”,那要打破这个循环,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全面开发孩子的其他感官,也就是视觉、听觉和触觉。


视觉的开发,最基础的就是大家重视的追视。我们可以拿一些玩具,特别是稍微有一些声响的玩具,在孩子的眼睛前慢慢地移动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让他们盯着这些玩具进行追视,这对于小月龄孩子来说是很不错的锻炼方法。


触觉的开发,就是和大家强调过很多次的精细运动发展。我们可以多提供一些不同材质的玩具,让孩子有机会去触摸抓握,刺激手掌末梢神经。手越来越灵活,孩子就会意识到,不仅仅可以用嘴巴探索世界,手也是好帮手,而且更加方便。


听觉的开发,就是训练耳朵的灵敏度。从出生开始,就要有意识地多跟孩子说话,多和孩子一起互动唱童谣,这样的“磨耳朵”不仅仅是为了语言启蒙,也是让孩子意识到,自己还有一个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,“耳朵这个小帮手我也可以用起来”。


当孩子的视觉、听觉、触觉全部提高后,他就会发现,“哇,原来我有那么多本领,我不用完全依靠嘴巴来探索世界了!” 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,孩子的口腔探索期正在慢慢地度过。


透过现象看本质


每次分享育儿方法时,我都爱扯点题外话,这些题外话对我来说反而是育儿的核心,是我们思维模式的形成。今天分享这“一份理解,两个方法”,其实可以适用于任何育儿问题。


孩子出现问题时,不要急于下结论,就是孩子调皮了,熊了,捣蛋了。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,转变视角很难,“因为大人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”。而换位思考能力就像肌肉一样需要不断锻炼,能够学会理解孩子的父母,接下来也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

解决孩子问题时,首先要避免和孩子之间的“权力之争”,不要企图简单粗暴地,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制止孩子的行为。试过的都知道这没用,即使短期有效之后还会反弹。这一点每个父母都被打击过,但还是有很多父母前赴后继去尝试。相反,给予一些替代方案,创造一个“双赢”而不是“双输”的解决方案。


然后,反思一下导致孩子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不是孩子某些能力的缺失。大部分的“问题孩子”其实都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,大部分的“熊孩子”只是不懂得正确的方式怎么做,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父母的职责所在。


所谓“教孩子”,并不是“我说的,你就要照做”,而是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,给予孩子工具和策略去发展能力,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让孩子慢慢理解,自己和这个社会的界限在哪里。


好了,又扯远了。以上~


视频是这篇推文的缩减版,4分钟不到,请在wifi情况下观看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j0505fps00e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推荐阅读

点击标题直接阅读 


1、精细运动发展


2、追视能力发展


3、育儿思维改变


4、小月龄的那些事



大J,坐标纽约,曾经知名外企经理,现全职妈妈,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,没有理论翻译,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。畅销书《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》、《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》的作者,微信公众号:大J小D


我已经写了700多篇原创文章了,想看更多历史文章,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